目前,冠状动脉CTO病变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, PCI)领域的最后堡垒。近年来,介入策略、医生经验及器械的不断进步使CTO-PCI的成功率稳步提升。EXPERT CTO注册研究应用当代PCI流程,第二代DES,手术成功率达96.4%,术后1年临床驱动的靶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率仅为6.3%。
CTO病变的特殊性,罕有临床随机研究能顺利开展以用于比较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。既往关于CTO-PCI的临床证据大多来自于注册研究、回顾性分析、荟萃分析等。今年发表的两个比较稳定性CTO患者接受PCI或药物治疗的随机研究(DECISION-CTO和EURO-CTO研究)也因为各自设计的问题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。

既往研究已表明,无心肌梗死患者的CTO病变尽管有侧支血管提供远端供血,但绝大多数侧支供血仅够维持心肌避免缺血,只有7%左右的侧支血管能在药物激发时为闭塞血管增加供血。因此,即使被认为侧支供血非常好的CTO,也能从血运重建中获益。另外,也已有众多研究表明,非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临床预后显著差于完全血运重建患者,而CTO病变是导致非完全血运重建的最重要预测因素。

最新SCAAR注册资料分析表明,CTO病变患者长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无CTO病变患者,CTO-PCI失败患者的预后也显著差于治疗成功患者。COURAGE研究亚组核素分析表明,缺血负荷≥5%的患者临床预后(死亡或心肌梗死)显著较差,这部分患者在最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PCI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(Circulation. 2008;117:1283)。尽管这一亚组研究并非针对CTO病变,但对于缺血负荷的判断及意义同样适合于CTO病变。基于此,CTO病变进行血运重建是完全有必要的。
既往已有众多的临床注册、回顾性研究、荟萃分析表明,CTO-PCI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、提升生活质量,增加完全血运重建率、降低外科手术的需要,减轻患者心脏缺血负荷、改善左心室功能、最终为改善患者生存率提供帮助。